天中飘着丝丝细雨,料峭春风裹着冷冷寒意肆意飘荡。天才微微放亮,村东一座破屋中,一面容枯槁的老妇人穿着破旧的棉衣坐在火堆前,她膝头伏着一个五六岁头发枯黄的女童,她轻轻摇着的竹篮里一个婴儿睡的正香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声惊雷炸响,把茅屋上的茅草震得哗啦啦往下滑,原本已经不甚牢固的泥砖也是掉了几块。这一声惊雷把女童吓了一跳,连忙往老人怀里钻。婴儿也是被惊醒大哭起来,不过这惊雷片刻便就停歇了,婴儿又沉沉睡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妇人也被烟火呛得连连咳了几声,女童连忙伸出小手轻轻拍打她胸口。老妇人笑着握住了女童小手,声音有些沙哑道,“三娘乖,只是烟了大点,不碍事。”说着又轻轻咳了几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奶奶,那我去拨火。”小女童翻起身来,,蜡黄的小脸上亮晶晶眸子显得尤为耀眼。她拿起烧火棍,拨了一拨柴火,烟才渐渐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三娘紧紧靠着祖母坐在旧竹凳子上,旁边的婴儿忽然醒来哇哇大哭。三娘连忙过去摇着竹篮,安慰道,“弟弟不哭,娘亲就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越说婴儿哭得越大声,老妇人叹气道,“哥儿是饿了,也不知你娘什么时候能回来,天寒地冻的,外面又下着雨,哪里能采得到野菜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三娘喊了一声,“奶奶,我去找阿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别去。”老妇人一把拉住三娘,望着她脚下穿着的草鞋上面只裹了一块破布,脚趾露了出来,上面布满红肿的冻疮,她觉十分痛心,温柔说道,“你现在去是要添乱的,你年纪又小,要是淋了雨得了病气那可怎么办,就在这等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妇人说完之后心中惴惴,十分不安,想起半年前自己儿子遇了山洪自己便是这般不安。儿媳出去已经一个多时辰了,还是没有回来,她强按捺住不安的想法,不断自我安慰。

        婴儿啼哭不已,三娘取了一碗米汤,用手指沾了送入婴儿口中,婴儿方是哭声小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妇人见此悬着的心微微放下,只是这时远远听着一个人呼喊,声音越来越近,“刘婆婆,你家出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