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5年1月11日下午,胡适飞抵广西。他在广西受到的极为热情的接待,与广州的冷遇,成为鲜明对照。

        广西大学的校长马君武和胡适的关系就不消说了,校中还有许多教职员是中国公学的老同学,罗文干、罗隆基等是谈“好政府”和“新月”的好朋友,他们对胡适的欢迎肯定是由衷的。就是白崇禧,也礼贤下士,多次力劝胡适改船期,在广西多玩几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客随主便,胡适坐飞机飞来飞去,痛痛快快在广西游览了十四天。游遍了梧州、南宁、武鸣、柳州、桂林、阳朔等处的名山胜水;沿途又大“卖膏药”,讲演十余次。

        20日一早,胡适从梧州飞到桂林,正巧省民政厅雷厅长巡视桂林工作结束,准备返回。因胡适到达,便推迟一天行程,陪胡适游叠彩山、独秀峰。

        胡适对叠彩山印象最深的,当属推风洞。在独秀峰,这位对史学家很有研究的学者想起来:历史上元、明两朝都终于桂林,因为元代的末代皇帝妥欢贴木尔登基前,曾在独秀峰前修行。到南明永历年间,末代皇帝朱由榔从桂林跑到云南去,后来死于吴三桂之手。

        次日,因雷厅长有要务返回,由桂林县刘县长陪同胡适游月牙山、龙隐岩诸景。见胡适很用心地观看龙隐岩的石刻,刘县长送了一幅《元祐党籍碑》拓本给胡适,他如获至宝。

        从龙隐岩出来,胡适一行又去游七星岩。在很暗的洞里,因为是用汽油灯和手电筒照明,光照不足,洞内又不平,胡适在洞里跌了两跤,受了点轻伤。他于是对同去的市政处长说:最好在岩内装电灯,既便于游人行走,又免得烟熏火燎,使钟乳石受损,有利于保护风景名胜。应该说,胡适是最早倡议在桂林岩洞内安装电灯,以利旅游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天及第四天,胡适一行乘小船游阳朔,途中在兴坪过夜。除了夜行船,以前所有的船只都在此过夜,连几百年前的徐霞客都如此。或许是有徐霞客的游记,胡适对漓江沿途的景致,除了冠岩以外,胡适没有太多的记叙。他所以要花些笔墨写冠岩,是因为他认为徐霞客没有游过冠岩。

        胡适此次游桂林,把很大精力花在了收集山歌方面。地方官员安排了三位女民歌手与胡适同行。女歌手不断在船上唱歌,胡适便不断的采风。一天下来,他居然记下了30多首桂林民歌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一首唱道:“豆腐干来豆腐干,几时和妹吃一餐。几时和妹睡一觉,死在黄河也心甘。”这样的大胆的表白情爱,胡适特别欣赏。

        胡适在23日的日记里引用了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山水甲桂林”之句。今天在碧莲峰下看到的吴迈所书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堪称甲桂林”,是胡适此行半个月后,也就是1935年2月5日才写的。由此看来,吴迈的诗其实是兼容了前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