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元洪的北京政府,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财政,也就是没钱。这不是个新问题,因为北京政府早就陷入财政破产的边缘。

        黎所以任命英美派外交家顾维钧为财政讨论委员会委员长,目的就在于取得西方国家的大借款。

        奉直战后,英、美、法三国公使曾开会研究,有意在财政上援助北京政府实现南北统一。

        日本为了要消除它曾经援助奉系的嫌疑,也同意参加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。日本和西方国家在对华问题上的矛盾重重,西方国家内部很多问题也不一致,使得借款一拖再拖。

        北京政府由于借款迟迟拿不到,军饷便不能按时发放,全国各地到处发生兵变。光是七八两个月之间,保定、卫辉、热河等地就传来一片兵变之声,北京也被波及。特别是江西,连续发生了多次的兵变,引起外交团一再提出严重的抗议。

        北京政府各部的公务员终日忙于索薪,全体教职员因断炊而罢课,北京城内到处都是诉苦和哭穷之声。

        七月十五日,陆军部被裁人员七百余人组织索薪团,包围国务院。黎元洪正在列席国务会议,匆忙地避开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位号称“活包公”的财政总长董康,跑迟了一步,竟被请愿索薪的人员揪住。纱马褂被扯破,近视眼镜被打落,眼皮也被擦破了,还挨了三下耳光,吓得他狂呼救命。

        事件过后,“活包公”觉得这个“穷”官实在是没有当头,第二天就提出辞呈,坚决求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各地的钱收不上来,外边的款一时间借不到,所谓巧妇难为无米炊,黎元洪能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    交通总长高恩洪拟以京奉、京汉、京绥、津浦四路作抵,进行三亿元的“统一”大借款。面对这样一个风雨飘摇中的政府,四国银行团如何能没有顾虑,研究来研究去,也下不了决心做这笔生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