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帆不理会众人的惊诧,笔走龙蛇,一挥而就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陈学礼,杨帆还是很佩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像他这样的大儒,若真想到朝廷谋一个一官半职,那还是很容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偏偏这人一直待在扬州,兢兢业业的当一名教书匠,也算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士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於这种人,杨帆当然不吝赞赏:“陈老一生教学,门下学子成百上千,为朝廷培养了无数的栋梁,小子佩服不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闻听您的壮举是在一间简陋的书舍完成,据说当时还有人抨击先生教书环境的简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虽然某没有到过先生的书舍,但听之也愤愤不平,如今先生来到长安,某便以此为题,做一首诗词送给先生,若有不当之处,还请先生斧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言罢,把写好的宣纸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印入陈学礼眼帘的是《陋室铭》三个大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个字笔力苍劲,宛如一把利刀雕刻而成,让人一看就有风中傲骨的励志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学礼整个人都在颤抖,他觉得这次来到长安真来对了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